《师说》(节选)

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人非生而知之者,孰能无惑?


惑而不从师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


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;生乎吾后,其闻道也亦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


吾师道也,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?


是故无贵无贱,无长无少,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。


嗟乎!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


古之圣人,其出人也远矣,犹且从师而问焉;今之众人,其下圣人也亦远矣,而耻学于师。


是故圣益圣,愚益愚。圣人之所以为圣,愚人之所以为愚,其皆出于此乎?


爱其子,择师而教之;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


圣人无常师。孔子师郯子、苌弘、师襄、老聃。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


孔子曰:三人行,则必有我师。


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,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如是而已。



原文链接:http://vp130.cn/?id=14

相关文章

返回顶部